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书房杂谈(再续)(2)

来源:文体用品与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有人考证说,“臂搁”的称谓,是从古代的藏书之所“秘阁”转化而来的。我觉得纯属胡扯! 摆 件 文人在自己书房的几案上或书橱里,摆几件艺术品或好

有人考证说,“臂搁”的称谓,是从古代的藏书之所“秘阁”转化而来的。我觉得纯属胡扯!

摆 件

文人在自己书房的几案上或书橱里,摆几件艺术品或好玩的小物件很正常不过了。特别是些不起眼的小物件,往往能体现主人的趣味。有人摆放一幅自己的照片;有人摆放一个地球仪;有人摆放一件漆器;有人摆放一架太湖石;有人摆放一件玉雕;有人摆放晶莹剔透的水晶工艺品,有人摆放一缸金鱼,等等等等。我在一个朋友家,看到他的写字桌子上,摆着一件旧式的仪表,很复杂的仪表,是五个大小仪表组合在一起的,造型紧凑,又错落有致,在他的工艺美术工作室里,倒是别有韵致。他曾是某仪器厂的工人,下岗后自主创业,搞铸铜、雕铜艺术,取得成功。摆放仪表,可能是不忘初心的意思吧。我一个搞根雕造型的朋友,曾打磨出一件“随型根瘤”的摆件,造型简直奇异得让人不敢相信,从不同的侧面能看出不同的物体来:一面是“神女峰”,一面是“怀中抱子”,一面是“回首望月”,一面是“天女下凡”。这种巧料,虽然可遇而不可求,但有眼力识见,也是要一定功力的。诗人刘晶林先生当过兵,在他案头上,摆着一个真实的炮弹,这也是一种不忘初心的具体体现吧。

除了书桌上的摆件,还有橱柜上的摆件,条几上的摆件,供案上的摆件,等等,而书橱里随意放些小物件,恐怕是许多人常办的吧——不仅可供观瞻,也可供存放。有一年春夏之交,某天,已故大作家汪曾祺先生的公子汪朗先生带我到老先生的书房里看看,老先生的书桌上有些乱,一个笔筒里长长短短插满了笔,桌子上也是摆满了东西,放大镜、画碟、印泥盒、颜料、颜料盒、胶带纸、圆珠笔等等,而书橱里也算不上整齐。我在日记里对汪先生的书橱有这样一段描述:

……比如那件带支架的漆盘,一对红木的手把件,一个铜器等,最著名、也最有说道的是那个香瓜大小的陶罐,汪朗乐呵呵地对我说:“这件东西沈从文先生过过眼,对老头儿说了三句话:元代的。民窑。不值钱。”沈从文在1949年后被剥夺写作的权力,发配在故宫博物院整理文物。沈先生文章好,搞文物也随遇而安毫不含糊,研究成果颇丰,对这件小东西,当然一眼就看出来了。其他的小摆件也挺有意思,有一个鸟巢,一只鸟栖在巢顶上,另一只鸟躲在巢内,巢外的鸟正勾着头和巢内的鸟说话,而巢内的鸟似乎爱理不理,眼神望向别处。这件作品神态逼真、传神,表达的意思可任意琢磨。还有两把造型别致的紫砂壶,一大一小两个陶罐和几只青花瓷器,都造型雅致,挺有看头。一个青龙图案的印泥盒,应该是他常用的。有一件料器,造型是雏雁或雏鸭,憨态可爱。汪朗告诉我,这种料器,家里原有不少,都让他们兄妹几个小时候玩坏了。

在白化文老先生家里,我也观察过他的书橱里的摆设,大都是老先生各个时期的照片,有单幅的,也有合影。我认出来的就有他和任继愈的合影,有跟周绍良的合影,有跟季羡林的合影,也有几张是跟他夫人李鼎霞的合影。小说家徐东先生,近来习画并玩起了石头,常在微信朋友圈晒他的作品,画也是文人画的一路,有情调,有雅意,耐看;而所晒的石头,都是上等的书房摆件,有的以纹理取胜,有的以造型抢眼,有的以质感耐品,可以说百看不厌。这些造型各异、形象可人的摆件,不仅给书房增添神韵,也可给作家带来无尽的遐想。常熟作家王晓明先生,有一次听完古琴后,对人家茶案上的一盆绿植感兴趣,花二百块钱买下带走了。这盆绿植实际上就是一盆草,我们叫“红草”,有点像秀珍芦苇,一尺高的样子,拱成一丛,供在一个精美的梅花边的红陶小花盆里。他经常晒朋友圈,这盆草也经常作为配角出现,有时在他的书桌上,有时在他的茶案上,有时在他的窗台上,都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这是一盆可移动的“摆件”。

不知道别人如何,反正我的书桌上的小摆设是经常换的。有一阵,我在书桌一角,摆放的是一件瓷器,架在一个精致的红木架子上。这件瓷器有点特别,可以说是失而复得——某年,突然有陌生人来电话,说在整理仓库时,发现有我的奖品,空了来拿一下。我不知是什么,跑去一看,居然是一个奖盘,是某年得了个系统内的先进个人。记忆中好像有这回事,还上台领了奖,怎么会遗漏这个奖盘呢?明知道也不是什么名贵瓷器,但为了他们的“遗忘”,我在桌子上摆了一摆,借以提醒自己“人微奖轻”的现实,对自己也是一种警示。我还在书桌上摆过一个木工家具,那还是在我父亲去世不久后,我在老人家的工具箱里,找到一个刨子。这个刨子是铸铁浇铸的,约有六寸长,这种很短的刨子,俗称“小倒刨子”,很重,刨刀(也叫刨舌)是用螺丝固定的,调整刨舌也是由螺丝来掌控。如果需要磨刨刀了,拧松螺丝就可卸下来。我小时候帮父亲干木工活,常常推这种“小倒刨子”,这是粗活,体力活,等我刨了个“大方”后,父亲再用线刨子找平。我把这把刨子带回来,放在书桌上,立起来,或平放着,大约有一年时间。现在,它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橱里。我找书的时候,会看到它,都要拿起来看看,抚摸一番,有时会想着当年跟着父亲学习木工手艺时的种种情景,有时候呢,也不敢多想,赶快又忙别的去了。

文章来源:《文体用品与科技》 网址: http://www.wtypykjzz.cn/qikandaodu/2020/1028/445.html



上一篇:“慢先生”与“快女士”旅游记
下一篇:武术拂尘的基本知识和习练技巧

文体用品与科技投稿 | 文体用品与科技编辑部| 文体用品与科技版面费 | 文体用品与科技论文发表 | 文体用品与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体用品与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