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武术拂尘的基本知识和习练技巧

来源:文体用品与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古代,拂尘不仅是百姓的生活生产用品,也是皇家的御用品和道教、佛教的法器,进而被道家作为一种防身兵器使用,逐渐成为中华武术的软器械之一。拂尘的功用可以概括为:法器

在古代,拂尘不仅是百姓的生活生产用品,也是皇家的御用品和道教、佛教的法器,进而被道家作为一种防身兵器使用,逐渐成为中华武术的软器械之一。拂尘的功用可以概括为:法器、礼器、兵器、生活生产用具、艺术品。

因拂尘是软器械,使用时应避实击虚,巧打妙用,“四两拨千斤”。传统拂尘靠灵活的身法和扎实的内功,主要攻击对手的脸面、颈项和手臂。其特点是:发力凶猛、力点准确、动作迅捷、脆快利落;动作连贯流畅、圆活顺达;手腕要活,抖动有力;人随尘走、尘随人行,身尘合一。现在习练的多是武当拂尘、太极拂尘、木兰拂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流派的拂尘。近年来习练拂尘的人越来越多,尤其受到女性的青睐。

为了帮助初学者尽快地掌握有关拂尘的基本知识和演练技巧,现将本人习练体会归纳整理,谨供借鉴和参考。

一、拂尘的称谓和起源

拂尘的名称很多,如:佛尘、尘拂、云展、拂子、甩子、马尾甩子、蝇甩子、麈(读作:zhǔ)柄、神仙掸子、尘尾等等。

拂尘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对拂尘的起源也有不同的说法。拂尘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先民把猎取的动物的尾巴(马尾、麈尾)或鬃毛绑扎在杆棒上,作为祭祀的神器和仪仗使用。逐渐演化到今天的形状。

二、拂尘的功用和文化内涵

拂尘的使用价值也存在一个演进过程。开始是远古先民庄严祭祀时使用的神器和仪仗,而后又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用于驱赶蚊虫、掸除尘埃。在古代又演化成了皇家的仪仗和道教、佛教的法器,进而被道家作为兵器使用,逐渐成为中华武术的软器械之一,同时现代舞台艺术影视作品中作为道具也有使用。

虽然拂尘小巧,但它已不是一种简单的器具了,而是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礼器。它的原始雏形就已与神圣和庄严结合在一起了。

在古代,尤其道教诞生以后,拂尘就演化成一种法器。在道教的各种道场法事中,都能看到道士手持拂尘的场面。民间熟知的太上老君、太乙真人、吕洞宾等仙人都是拂尘在手,更加彰显其仙风道骨灵秀之气。佛教的禅宗以拂子作为威严庄重器具,住持或代理者手执拂子上堂为大众说法,即所谓“秉拂”,因此,拂尘是说法的表征。古代帝王身边都有太监手持拂尘侍候,这在影视作品中很多见。

拂尘在佛、道两家,象征着拂去尘缘超凡脱俗、扫去尘埃而清心静意或明心见性。在宫庭中则是威严庄重的象征。民间把拂尘和高僧大德神仙高道联系起来,所以俗话说“手持拂尘,不是凡人”。

三、拂尘种类和形制

拂尘是由兽尾及鬃毛、丝麻绢绸细软之物,捆扎在杆棒上,组成的软硬一体的器物,现在主要是用马尾和人造丝制作。传统的拂尘制作工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到目前几近失传,全国屈指可数的只有几家传统作坊,其传人也已成凤毛麟角,庆幸的是有的已被国家或省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保护。

近年来由于拂尘健身的兴起,拂尘需求量明显增加,很多生产武术健身器材的厂家开始批量生产拂尘。武术健身已成为拂尘的主要社会需求。

拂尘的种类很多,可分为:万字双头尘、葫芦尘、子母尘、观音尘、宝宝尘、三钟尘、太极尘、尾骨尘等等,有些只知其名未见其形。

拂尘是最典型的软硬一体的器物,根据用途的不同形制也有差别,即使同一类型也有大小的区别。本文主要讲的是武术使用的拂尘。

原材料:尘柄,主要是木质杆或细竹子,也有用不锈钢管的。软的部分主要是马尾和人造丝,因现代社会马的需求量减少,马尾的供应量不足,而采用人造丝替代。当然,从外观、质感和使用效果上马尾拂尘才是佳品。

结构:拂尘由尘柄、尘束、尘结三部分组成。

尘柄,即手握持的杆把,也就是拂尘的硬质部分,长度在50厘米左右。

尘束,亦称尘尾、尾束、甩头,即拂尘软质部分,长度在50厘米至80厘米间。

尘结,既是马尾绑扎编织在尘柄上的部分,也是软硬结合部,结的外围用丝网围裹。

另有特殊结构的拂尘,有人称其为“暗器拂尘”或“暗锥拂尘”,就是在杆把前端安装一个锥形金属物,长度在5至7厘米,隐藏在拂尘的尘结中。在实战中,可以当短槊使用,用于直刺对手,从而提高了拂尘的技击杀伤力。

四、武术拂尘的演化与技击特点

1.武术拂尘的演化

文章来源:《文体用品与科技》 网址: http://www.wtypykjzz.cn/qikandaodu/2020/1028/446.html



上一篇:书房杂谈(再续)
下一篇:划算不划算

文体用品与科技投稿 | 文体用品与科技编辑部| 文体用品与科技版面费 | 文体用品与科技论文发表 | 文体用品与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体用品与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