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体用品与科技》栏目[05/29]
- · 《文体用品与科技》收稿[05/29]
- · 《文体用品与科技》投稿[05/29]
- · 《文体用品与科技》征稿[05/29]
- · 《文体用品与科技》刊物[05/29]
姚伯多造像题记书风与文体考察(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汉晋以来议论散文的影响 《姚伯多造像题记》开头在阐释道教教理教义时,即直接引用道教经典。文本首段: “经云:‘大道如昧,而研之者明;至言
1.汉晋以来议论散文的影响
《姚伯多造像题记》开头在阐释道教教理教义时,即直接引用道教经典。文本首段: “经云:‘大道如昧,而研之者明;至言若讷,而寻之者辩。’”
这种写作方式当与东晋已降佛教经论的发达与繁荣密切相关。在中古佛教和道教的发展过程中,有关道教的说理文受到了佛教经典中说理文的影响,进而模仿佛教建立起经典系统。从中国散文传统来看,依经立意的写作方法和思维模式自荀子提出至西汉以后,深受儒学影响的说理散文和佛道经论,成为造像题记文体的一个重要来源。由此,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姚伯多造像题记》这一文体深受汉晋以来议论散文的影响。
2.碑、颂、赋等文体的影响
汉魏以来的碑文,不论是墓志、颂德还是记事,碑文对人物的家世背景、行事德行都是很注重的。《姚伯多造像题记》详细描述了姚氏一族的血统,并大力褒赞其德行: “姚伯多者,轩辕之苗胄,虞舜□后胤……名显朱素。”[6](P2)
对于祖德的记述除了用语类似以外,其中承“轩辕之苗胄”等从出身、宗族来突显人物德行、品格的写作方法,这与墓志和碑文异曲同工。同时,汉魏以来碑文在散体之后又有四言铭文的形式,《姚伯多造像题记》继续保留和沿用,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窥见造像题记深受碑文影响的痕迹。
魏晋以降,以“质朴”作为碑文的主要审美标准。曹丕《典论·论文》称“铭诔尚实”[8](P158),陆机《文赋》云:“碑披文以相质。”[8](P171)都是以质朴为主要审美风尚的表现,但在《姚伯多造像题记》中,由于受宗教思维的影响,与质朴这一审美风尚正好相反,从大量的叙述和描写来看,题记就造像者本人、家族盛德、造像的雄伟壮阔及造像活动的宗教功能等方面更多采取想象、夸饰的写作法。这当与汉魏以来碑文写作的实际情况有关。从这些描写、铺叙中我们可以看到,《姚伯多造像题记》文体亦深受汉代赋体的细致夸张和细密繁复审美风尚的影响。
总之,《姚伯多造像题记》受到应用性散文碑文和纯文学文体赋的双重影响,使其兼具应用性散文和纯文学的文体特点。由于北魏初期特殊的政治环境,大多作家都能较自由地充分体现其写作才能,广泛吸收其他文体的文学技巧,至太和后期有了显著的发展。
3.齐言诗文的影响
《文心雕龙》说:“碑实铭器,铭实碑文。”[9](P156)又说:“其序则传,其文则铭。”[9](P128)据此,《姚伯多造像题记》中的碑文实际上就是铭文,四言齐言则是正文,而碑文中的散文部分即是“序”。在《姚伯多造像题记》中的铭词部分亦受汉魏以来流行的碑文影响的,体现出造像题记这一独特文体与齐言诗文的联系。
除此之外,《姚伯多造像题记》碑阴部分亦出现一些五言齐言的铭文,这类情况在北朝其他造像题记中极其罕见。造像题记中出现这种形式应该是受东汉末期以来流行的五言诗的影响,即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典型样式。这极有可能是受民间歌谣形式的影响,尤其是道教在传教的过程中对民歌形式的借鉴,是造像记文体中出现五言铭词形式的一个来源,这与乐府民歌的传统是统一的。
概言之,《姚伯多造像题记》中的齐言铭文主要来源于北魏碑文,同时受民间歌谣和佛教经偈颂德双重影响,凸显出诗文共存的面貌。
三、结语
关于《姚伯多造像题记》的书风、文体考察大致如上所述。作为由多人合作共同刊刻完成的二次艺术,由于受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姚伯多造像题记》的书风呈现出多样的风格特点,成为魏碑书法谱系中的“异品”。题记文本由于与宗教活动关系密切,在审美上受宗教影响较深,尤其在齐言铭文中具备了诗歌质朴真挚的抒情意味,庄严而瑰丽,堪称北魏太和后期造像题记这一独立文体成熟的标志,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文化意义。
[1]魏书·世祖纪[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李凇.陕西古代佛教美术[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华人德.六朝书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4]叶文.异态多姿朴茂天成———《姚伯多兄弟造像记》浅析[J].中国美术,2008.
[5]岳红记.论姚伯多造像题记》的碑书法艺术特点及成因[J].艺术探索,2010.
[6]张勋燎.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北魏姚伯多造道像碑文拓本考释[J].宗教学研究,1997.
[7]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文章来源:《文体用品与科技》 网址: http://www.wtypykjzz.cn/qikandaodu/2021/0722/673.html
上一篇:从书体到文体破体论源流史述
下一篇:海淘洋奶粉应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