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现代诗教学的定位与策略以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2)

来源:文体用品与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出声朗诵,发现语言之美 《繁星(一三一)》写道:“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以对大海

2.出声朗诵,发现语言之美

《繁星(一三一)》写道:“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以对大海的呼唤为开头,之后却宕开一笔,写花香,写星光。这种“比兴”的手法,学生没有接触过,理解起来略有困难。教学中,教师通过师生对读,让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的读法:一种是第二、三、四句独立分割地朗读;一种是将第二、三句轻声连读,第四句突出作重音朗读。学生猛然发现作者写花香、写星光的目的不在于展示星光和花香,而在于突出波涛的清响,一下子读懂了诗歌。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比兴”的说法,学生理解起来自然水到渠成了。

3.品读积累,体悟作者情感

《繁星(七一)》中有三个看似无关联的偏正短语“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虽然它们单独都能构成画面,但在诗中,这三个画面被囊括在“永不漫灭的回忆”这个特殊的情境下,于是融合成了一个带有忧伤意味的具有独特美感的画面。结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想象这样朗读。

当我们和母亲相依偎,我们会深陷于当时的情景——

当我们离开父母远游求学时,我们会想起——

当我们长大成人,身边有了自己的小儿依偎,我们会念叨——

当我们渐渐老去,我们的母亲也终将离我们而去,我们会想起——

学生在一遍遍的想象朗读中,既深入感受了作者写作时所蕴含的深情,同时也积累和内化了这个有新鲜感的独特的语言形式。

(二)借助意象,进入诗歌意境

“意象”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情感和头脑中具体可感的客观事物融合的产物。意象的叠加和组合会构筑出独特的意境,而意境则是诗歌的灵魂,决定了诗歌的价值高低。如《繁星(七一)》通过“月明”“园中”“藤萝”“叶下”“母亲”“膝上”等一连串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的意象的叠加,营造出了一幅温暖、清明、和美的童年往事图。叶赛宁的《白桦》则以白桦为中心意象,加之“朦胧的寂静、灿烂的金晖、姗姗来迟的朝霞”等辅助意象,描绘出了白桦的朦胧之美、纯洁之美和宁静之美,使其成为诗歌史上的经典意象之一。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透过意象想象和感受其营造的意境,进而达到对诗歌的深层次理解。

以《繁星(七一)》为例,教学片段如下。

(1)把目光聚焦到这三行上(出示: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关于“母亲的膝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你想到了怎样的场景?

(3)教师配乐叙述:你看,这个场景有时间,是在——(学生答)这个场景有地点,是在——(学生答)这个场景还有鲜活的人物,那是——(学生答)美好的童年时光,和母亲在一起,随时随地想起,都是一幅美好的画面。请拿起笔,把你脑中的画面写下来。

上面这个教学片段给出了两点启示。

一要借助诗歌意象,引导学生进入诗人所描绘的特定的场景。本片段通过朗读和聚焦,让学生想象月上中天,园中清朗如洗,藤萝叶婆娑的影子轻轻洒落,女儿轻趴在母亲膝头,重现诗人心中那个曼妙而温馨的画面。

二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体验。本片段让学生在和谐应景的音乐中打开记忆的阀门,描述自己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回忆自己对于母亲、对于生活的温柔体验,从而对诗歌的意蕴有更深的体认。

(三)拓展阅读,寻觅诗人情怀

诗歌之所以耐人咀嚼、回味无穷,在于作品所传达的某种感受、体验、思绪和情感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具有多重性。教学中如果就诗教诗,那么诗歌的韵味便会荡然无存。教师要善于发掘资源,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以促进学生对诗歌意义进行准确、全面的把握。

1.介绍创作背景,知人论世

虽然不提倡对诗歌作过度解读,但对于必须了解的多重意蕴,作为教师还是要引领学生挖掘和领悟的。提供作者生平介绍和创作时代背景,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比如,《在天晴了的时候》通过对雨后小径上美丽景象的生动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写出了诗人对闲适的生活境界的向往。在学生理解到这个层面之后,教师适时提供诗人的写作背景——诗歌写于1944年6月,抗日战争胜利在望,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诗人正怀着一颗向往的心在静静等待——以一种在希望之中守望的精神姿态。再联系诗歌中对生活的热情召唤,学生很容易感悟到诗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光明和胜利的歌唱。再如,叶赛宁的《白桦》犹如一幅工笔画,细致入微地将朝阳下“朦胧的寂静中”的白桦树刻画得如同一位亭亭玉立、优雅高洁的少女,这是诗人眼中的白桦,也是诗人心中对美的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再补充叶赛宁的生平、白桦在俄罗斯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学生就不难理解诗人写白桦的同时,其实也在写一种高洁的人格。诗人对白桦的礼赞,其实还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家乡的炽烈情怀!

文章来源:《文体用品与科技》 网址: http://www.wtypykjzz.cn/qikandaodu/2021/0324/532.html



上一篇:文学类文本鉴赏文体主体整体以年江苏省高考语
下一篇:文具企业触电五大问题

文体用品与科技投稿 | 文体用品与科技编辑部| 文体用品与科技版面费 | 文体用品与科技论文发表 | 文体用品与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体用品与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