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崔加荣:“新散文”文体狂欢下传统散文的坚守

来源:文体用品与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散文”文体狂欢下传统散文的坚守 ——读许道连文集《悠然在山村》 作者/崔加荣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散文的文体革命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一阶段,随着“主体文体”的解

“新散文”文体狂欢下传统散文的坚守

——读许道连文集《悠然在山村》

作者/崔加荣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散文的文体革命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一阶段,随着“主体文体”的解放,“散文随笔获得了自由感、个人性和内在深度,于是我们看到,散文随笔的艺术思维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即艺术思维由原来单向、直线的模式转向复线、共时的多元思维模式,从而使90年代的散文走向多样、丰富和开放。“①这种文体的巨大革命带来了一场“新散文”文体的集体狂欢,意识流,多人称,倾诉体,闲聊体,碎片化,穿越时空的叙述,对传统修辞的造反,等等,这些反传统的散文写法令散文界显示出五彩缤纷的繁荣局面,当然,也带来了良莠不齐的杂乱和不足。在这种创新与反叛共舞的散文写作时代背景下,我接触到了许道连先生的散文集——《悠然在山村》。

2018年秋天,我和许道连先生结缘于《香落尘外》原创文学平台。他是安徽人,我的家乡在河南东部,和安徽交界,在地理位置上我们算是邻居;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方面也颇为相似,和他可以算老乡。这种老乡印痕,在写作风格的朴素方面亦有所体现,这种感觉在我读了他的《悠然在山村》一书,体会尤为深刻。

《悠然在山村》散文集于2021年2月出版,全书近十五万字。分为“行走无疆”“素心不染尘”和“往日旧事”三个部分,书中汇集了作者近几年的游记、随笔等文章共77篇。这些散文在内容上各有不同,有取材于全国各地的游记,也有生活随笔,更有对过往岁月的旧事记忆。但是,只要仔细阅读,便不难看出它们共有的特质,那就是几乎所有作品的文本结构和叙述模式以及语言风格都呈现出对传统散文文体和叙述模式的坚守。这里所说的文体不是散文和其它文体相区别的“文类文体”,而是表达上的语体文体和体式文体,在这两方面,许道连先生都很好地继承了老一辈散文家“自由朴素和闲适自得”的语体特征。

游记在他的散文集里占有很大比重,有51篇之多。关于游记的痕迹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山海经》,真正意义上的游记文体,则是由唐朝的柳宗元创立的,虽然没有人从散文文学理论上正式盖棺定论,但是这种说法却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对于游记文体的“游踪”、“景观”和“情感”这三大要素,许道连先生在他的文章里表现得十分突出。他用成熟的结构和朴素的语言把游记文体写得中规中矩,令人读起来毫无违和感和阅读障碍,这是散文的传统写法,也是游记的经典结构。

初冬的一个下午,在细雨霏霏中我走进了这座江南小镇——周庄。走进周庄,就走进了水乡,弯弯的河道,碧蓝幽深的河水,石阶从河中上升,通达屋前宅后。水中的乌篷船,划出一道道涟漪,河面便歪歪斜斜地晃动着古屋、老桥和树木的身影。这景象尽显江南的温婉与迷离,美丽与曼妙,让人的心也随之古朴、迷醉了起来。——《微风细雨游周庄》

我行走在粉墙黛瓦间,足音跫然的青石板小巷,来到了一幢古民居的门前。只见院门虚掩,轻轻地推开门扉,屋内进深和开间宽敞大气,古朴灵性的深深庭院,从天井洒进缕缕阳光,墙上开着镂空的花窗,房门上人物、鸟兽、山水、花卉精美的雕饰,有着浓厚的徽派文化底蕴的古建筑,十分慷慨地展示在游人面前。房屋的主人也习惯了游人们的观瞻,面带笑容坐在竹椅上悠闲的听着江南小曲。——《许溪河,一条古老而美丽的河》

在古镇老街上行走,我看到一位清瘦的老翁,像是久病没愈的样子,挪着碎步,手捧一个大大的海碗,颤颤巍巍地从自家的门口向对面的一户人家挪去。我望了那家的门已上了锁,可他的手已扶在上面像是扣门,我告诉他:家里没人。他也不理采我,继续摸着门挪着碎步,心想这人真固执。可再看,他的手顺着门板摸到门框,然后摸着门旁的花坛,弯下腰把有点浑浊汤水倒到坛里。这使我感到这人很怪,找不到人怎么把东西倒了?……当我辗转返回时,又看见他仍旧端着那个大海碗,在自家的窗下花盆里倒着浑浊的汤水。这时我恍然大悟,原来他是个盲人,在给花浇水。此时,我才发现花的存在,……古镇老屋在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古朴典雅。——《西河,不是河》

以一斑而窥全貌,从以上几篇文章里的结构,足以看出许道连先生对传统游记的游踪要素保持着十分清醒的态度。

文章来源:《文体用品与科技》 网址: http://www.wtypykjzz.cn/zonghexinwen/2021/0611/646.html



上一篇:聊城临清召开群众文体生活满意度提升工作会议
下一篇:护航高考!荔城区文体旅游局开展文化市场专项

文体用品与科技投稿 | 文体用品与科技编辑部| 文体用品与科技版面费 | 文体用品与科技论文发表 | 文体用品与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体用品与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